• 乔木

  •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植物科普 >> 生活型 >> 乔木 >> 正文
  • 植物科普-蝴蝶果

蝴蝶果Cleidiocarpon cavaleriei (H. Lév.) Airy Shaw

大戟科 Euphorbiaceae蝴蝶果属 Cleidiocarpon

蝴蝶果是大戟科蝴蝶果属的常绿乔木,因果实形态独特而得名。其株高可达25米,树皮呈灰褐色,块状剥落。小枝粗壮,有明显的叶痕,嫩枝被星状毛,后逐渐脱落,树姿端庄挺拔。

叶片互生,革质,呈长椭圆形或披针形,长6-17厘米,宽2-6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楔形,全缘,叶面深绿色,有光泽,背面浅绿色,两面无毛。侧脉8-12对,在叶面上略凸起,网脉细密,清晰可见。

蝴蝶果的花单性,雌雄同株,圆锥花序顶生,长10-15厘米,被灰色星状毛。雄花位于花序上部,较多,花梗纤细;雌花位于花序下部,较少,花梗粗壮。花小,白色,花期时花序舒展,别有一番景致。

果实为核果,呈斜卵圆形或双球形,长3-4厘米,直径2-3厘米,成熟时呈黄色,基部有宿存的花萼。果皮厚,木质,种子近球形,富含淀粉。因其果实常成对生长,形似蝴蝶展翅,故得 “蝴蝶果” 之名。

蝴蝶果原产于我国云南、广西等地,在越南、老挝等国家也有分布。它喜温暖湿润的气候,适宜生长在年均温 20℃以上、无霜冻的环境,对土壤要求不严,但以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沙壤土为佳,具有一定的耐干旱和耐贫瘠能力。

蝴蝶果具有较高的价值,其种子可食用,经处理后可磨成粉或煮食;木材纹理直,结构细致,可用于建筑、家具等;树形美观,可作为观赏树种;同时,它还是优良的蜜源植物,在生态和经济方面都有重要作用,是我国珍稀濒危植物之一,受到严格保护。

蝴蝶果果期


文字(罗应华)摄影(林建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