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婆Sterculia monosperma Vent.
锦葵科 Malvaceae 苹婆属 Sterculia
俗名:九层皮、枇杷果、七姐果、凤眼果
苹婆(Sterculia monosperma)是锦葵科苹婆属的常绿乔木,原产我国华南地区,在广东、广西、福建等地常见栽培。作为岭南特色树种,苹婆树形挺拔,可高达10-15米,树皮黑褐色,幼枝疏被星状毛。其叶片互生,薄革质,长椭圆形,长8-25厘米,顶端急尖或钝,基部楔形或近圆形,叶面深绿有光泽,叶背略被毛,侧脉明显。
苹婆圆锥花序顶生或腋生,柔弱且披散,长达20厘米,有短柔毛;花梗远比花长;花无花瓣,花萼钟状萼初时乳白色,后转为淡红色,钟状,外面有短柔毛,长约10毫米,5裂,裂片条状披针形,先端渐尖且向内曲,在顶端互相粘合,与钟状萼筒等长,雌雄同株。苹婆花期一般在4-5月,但在10-11月常可见少数植株开第二次花。
最引人注目的是其8-9月成熟的蓇葖果,果皮鲜红色,厚革质,成熟时沿腹缝线开裂,露出1-4粒乌黑发亮的种子,形似凤眼,故得名“凤眼果”。
苹婆喜温暖湿润气候,耐旱耐瘠薄,适生于深厚肥沃的酸性土壤。其种子富含淀粉,可煮食或制甜品,味道似板栗,是岭南传统食材。树皮纤维可制绳,木材轻软可供雕刻。在岭南文化中,苹婆常植于村前屋后,既是经济树种,又具观赏价值。盛夏时节,红果绿叶相映成趣,为南国增添一抹亮色。

校园中盛开的苹婆

苹婆果期

苹婆花特点(图中为雄花)
文字(罗应华 秦艳)摄影(罗应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