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术动态

  •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科研工作 >> 学术动态 >> 正文
  • 解码自然 共护生命||西交利物浦大学Eben Goodale教授受邀到我院开展学术讲座


4月3日下午,我院“海外名师大讲堂”迎来了一场精彩的学术讲座。西交利物浦大学健康与环境科学系首席教授、国际知名行为生态学家Eben Goodale应我院邀请,开展题为《物种多样性及信息》的专题讲座。本次学术讲座由我院蒋爱伍教授主持,学院100余位师生参加会议。


蒋爱伍教授主持会议


报告会伊始,Eben Goodale教授以其团队多年的研究成果为基础,深入浅出地阐释了行为生态学的前沿理论。他介绍,混群鸟类(Mixed-species bird flocks, MSFs)通过基于警戒鸣声的互惠系统构建复杂的信息网络。研究发现,某些“领导物种”虽能高频次发出预警信号,但其信息的可靠性存在梯度差异,需通过其他物种的验证机制形成协同防御。此外,部分鸟类还会通过策略性鸣声模仿行为,优化生态位并重组混群结构。这些发现为以“信息枢纽物种”为核心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策略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


Eben Goodale教授作学术报告


Eben Goodale教授特别指出,混合物种行为作为跨类群、跨生态系统的普遍现象,其演化动力学与功能多样性研究是解析全球生物多样性维持机制的核心突破口。研究团队在斯里兰卡等地的长期观测表明,种间信息流网络的结构特征直接影响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与恢复力。

作为公民科学倡导者,Eben Goodale教授结合自身从哈佛大学到西交利物浦的学术历程,分享了在中国主导的悦丰岛生态站等实践案例。他强调开放科学平台建设对生态监测网络构建的重要性,并通过可视化数据向师生展示了公民科学如何推动生态保护从理论研究向社区实践转化。互动交流环节,与会师生围绕混合物种行为研究的学术前沿与保护实践展开热烈讨论。针对师生提出的信息交流机制在不同生态系统中的应用、行为生态学研究方法创新等问题,Eben Goodale教授结合全球典型案例进行了细致解析。



学术交流环节


本次讲座不仅为学院师生带来了国际前沿的生态学视角,更激发了学子们对科研探索的热情。参会学生纷纷表示生物多样性保护既是科学命题,也是青年一代的时代责任。未来,学院将继续深化国际合作,以高水平学术交流赋能人才培养,助力学子在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广阔天地中施展才华,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贡献林院智慧与力量。